論壇風格切換切換到寬版
  • 17643閱讀
  • 56回復

[劇情心得]對一頁書劇裡情節的雜感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20樓 發表于: 2011-05-25
回 19樓(巫鴉子) 的帖子
我早期之時也有這個誤解 4qbBc1,7y  
總覺得一切都是強忍 |`,2ri*5A  
不過對無盡的忍受又覺得哪不對勁 UWJ8amA  
直到現在才明白過來 \*y-g@-{W$  
B =T'5&  
曾經還以為前輩的開殺 7P5)Z-K[  
不符合佛教理念 '$IKtM`L  
當時想到是霹靂的創作 Z1f8/?`W  
也沒深究在意 D~fl JR  
後來才明白前輩和佛劍,應該算是霹靂里佛門最正統的代表了 Ugt/rf5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1樓 發表于: 2011-05-25
回 20樓(雲山雪影) 的帖子
如果不是因為理解而包容,一味強忍到最後一定會出問題的。 m%?pf2%I#  
雖然我也是很久以後才懂這道理。 xY8$I6  
大概我被武俠小說「正邪不兩立」洗腦多了,本來不覺得出家人開殺有什麼特別。 t]g-CW 3  
現在才明白這「訴諸武力」背後的深意。 l -mfFN  
,vawzq[oSy  
怎麼突然想起體罰了。XDD
[ 此帖被巫鴉子在2011-05-25 18:28重新編輯 ]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2樓 發表于: 2011-05-25
【關於化身】 o#gWbAG;]b  
P[ck84F/  
拿這當主題有點奇怪,不過前輩也算是化身蠻多的人。只是咱對化身的感想少本尊很多,不知道有沒有沒點名到的?這方面還請諸位指教。 KYhwOGN  
f:w?pE  
基本上咱通常把化身當另一個角色看,私心以為,之所以要易名改頭換面,不論是自願非自願、理由為何,就是不想以本來面目應對世間甚至欲劃清界線。既然本人都這樣期望,那就當他是另一個人又何妨? E\EsWb  
9(7-{,c  
除了問天敵是假冒既有人物,宇宙神知與罪惡之身較接近本尊原意,紫錦囊與步懷真是和本尊有別的形象,感覺開朗外向得多,不過本質無損。創世者則是行為乍看類似,本質卻不盡相同的角色。實話說創世狂人這段我看得挺模糊的,劇情說書前輩的魂魄從未離開雲渡山,所以咱也不將這角色當前輩前身看。魔書在我的定義也是「化身」,而且是外表內在都與本尊脫序的化身。 OU.6bmWy|  
v`x.)S1  
對前輩的化身,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紫錦囊,正劇加上小說因素。幽默風趣,手段感覺上比較圓滑,在計謀表現上很亮眼。這不是說書前輩不善謀略,只是本尊時候不知是否劇組的刻意安排,感覺上是素素負責計謀部份、書書負責武打部份,久了難免受限。不過戲裡寂寞侯曾說「人言一頁書之武學,素還真之智慧,最讓陰謀者忌憚。吾卻說,一頁書之智慧,素還真之武學,才是真正難以測度!」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只是愈到後期角色形象愈片面化,從圓形人物成了扁形人物,劇情安排上少見前輩的智慧運用。當初取名「百世經輪」的用意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ycJ:Xv49  
,0Hr2*p  
通常、本尊的出現就象徵化身的死亡,因為他不可能再用化身的態度與想法來處理事情,不論那個「個性」是刻意營造的形象或者是被解放的本性。過去化身與書前輩在本質上仍有某種程度的聯繫,就像是同一株樹開出來的花,既相同也不相同。令人想起諸佛菩薩為度世間而產生的千百億化身,以大願恆順眾生。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23樓 發表于: 2011-05-25
回 22樓(巫鴉子) 的帖子
我一直覺得,皇龍記里,寂寞侯那句話,對前輩的角色有撥亂反正的感覺 eA?RK.e  
正視他的武力,中原第一人 M `M5'f  
也正視他的智慧,百世經綸 , WYPU  
直到神州三,都還算好 1{. |+S Z!  
神州一時,前輩對東瀛局勢的處理,也看得出他的考慮甚是完善 LEf^cM=>  
後來就逐漸偏向武力了 EjR9JUu  
尤其是龍戰那個所謂的局 GPudaF{  
我是徹底無語啊 n\D&!y[]F  
[ 此帖被雲山雪影在2013-02-22 22:30重新編輯 ]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4樓 發表于: 2011-05-25
回 23樓(雲山雪影) 的帖子
前輩處理事情其實看得很深也想得很遠,而且能夠兼顧各方, ,Vm < rK  
用點軍事術語,我覺得那是「戰略」的層次,而不只是「戰術」而已。 XFpjYwn  
龍戰那個,連我這種對計謀理解力普普的人都看得出有問題。= = hEH?[>9  
h"Q8b}$^)  
其實這篇文字我寫得挺猶豫的,一方面是有時候我不知該怎麼看待「化身」, c_pr  
感覺化身有點像是臨時接演了另一個角色。 #L;dI@7C  
早期的化身只是應對有別,我覺得思路和本懷是同樣的。 5m 4P\y^a  
後期嘛∼(攤手)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25樓 發表于: 2011-05-25
回 24樓(巫鴉子) 的帖子
霹靂神州1,前輩對鬼祭宗煌的態度 CwzZ8.o$i  
足以看出他對大局的考慮 :\c ^*K(9  
p)-^;=<B3  
分身那個,我也沒深究過 9:|{6_Y  
紫錦囊時期有點記不清了 m dg8,n  
罪惡之身,當時是為贖罪而化身的 & h)yro  
創世狂人,應該說,他和一頁書算是兩個人吧。我一直沒拿他本身直接當一頁書看的。直到風起二,劇情自己說一頁書之魂回到創始者身上,這才是梵天一頁書。 ()?(I?II  
小步,一頁書自己說是佛體離異而化身的 "Gzz4D  
問天敵,應該是爲了對付長生殿而化身的。情節上的,還說的過去 1(R}tRR7R  
而現在,我不希望一頁書還有啥化身 +GN(Ug'R  
因為就霹靂來講 !i}w~U<  
現在只存在賣偶 /-'}q=M  
不存在內涵 _6hQ %hv8  
[ 此帖被雲山雪影在2013-02-22 22:32重新編輯 ]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6樓 發表于: 2011-05-26
回 25樓(雲山雪影) 的帖子
書前輩「化身」通常都是本尊身體被破壞,保留靈識韜光養晦。 +@f26O7$*  
過去的化身在情節上其實都說得通, o5PO =AN  
不過這橋段在劇裡實在用太多,不只是前輩還有其它很多角色, |syR6(U}  
讓我對化身的定意模糊了。 Q&tG4f<  
寫感想也想找回過去看前輩化身的感覺吧。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27樓 發表于: 2011-05-26
回 26樓(巫鴉子) 的帖子
最近的更是化身漫天飛呢 EME|k{W  
一個角色化身化得都快組成一個足球隊了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8樓 發表于: 2011-06-03
【關於弟子】 *?vCC+c  
<xm7qmqI  
若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定義看來,弟子就不僅限於佛門的正式拜師。凡是受到前輩點化開導──例如霧谷老人與枯葉,甚至戲外觀眾,都該包含在「弟子」的範圍。作為「一頁天書渡迷航」的生命導師,書前輩確實當之無愧。 sl l\g  
F/{!tx  
相較於其它師徒,正劇裡對前輩和弟子的相處互動著墨並不很多,但徒弟卻是他度入紅塵的重要因緣。一位關心弟子的師尊,才會在靈心異佛犧牲的當下出現。對於徒弟的死,書前輩的態度並沒有世間人常犯的盲點,反而以弟子的抉擇為榮,認為他「不枉此生」。之後書前輩又曾言救素還真是因為「他是吾徒捨命相救之人」,也表示他信任徒弟的人格與眼光。雖然只是幾句話加上幾個場景,卻能夠明白什麼樣的師尊能教出如此大無畏的徒弟。 h;"4+uw  
9$w.9`Py  
目前檯面上仍活躍的弟子輩,大概只剩業小靈(官方對不起∼我當小靈是一名徒弟不是一枚寵物∼:P)。書前輩會收過去的宿敵為門下,也是挺有趣的安排。雖然咱曾經聽過有人以為前輩如此作的理由,是想避免三途判全亡而使自己天命終結。本人對此說法全然反對就是,前輩收徒不會算計那麼多心機。 9.-S(ZO  
5C ]x!>kX  
類似的故事或許可以聯想到惠能大師門下的志徹。時禪門南北宗相爭,俗名張行昌的志徹受北宗門人囑咐,前來刺殺惠能卻失敗,見能大師神通,當下悔悟請求出家。六祖指示「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CBETA, T48, no. 2008, p. 359, a10-11)受到能大師行為的感動,此後張行昌果真拜入惠能門下,法名志徹,開悟正果。 RtS+<^2a;  
;[DU%f  
比起來,三途判的立場可不是像收錢買命的刺客一般單純,但不以對方惡行為限制,更願意度其回歸正道,戲裡戲外的兩位高僧,氣度與用心是相似的。看現在的業小靈,咱反而想不起他作為三途判時的情況,只記得書前輩有位時時念著「仙仔仙仔」、率真可愛的徒弟。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29樓 發表于: 2011-06-03
回 28樓(巫鴉子) 的帖子
能做前輩的徒弟 h438`  
那是無盡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