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吐槽有、抱怨有、神經質有,胡言亂語和個人偏見──很多很多非常多。 B^{DCHu/
雖然以書前輩為主,但也可能兼論相關人物或情節。正經的……我想應該有。(欸) zO,sq%vQn'
xAflcY>Ozs
;z#9>99rH
I
uDk9<[b:
【關於女禍】 CgWj9 [
Jo ^o`9
書書魔化後關於女色的情節變多了,雖然類似情節很多佛門人士都碰過。霹靂的考驗或劇情安排林林總總,可咱最不喜看到的就是「高僧女劫」一類的「考驗」,那既是對僧侶修為的不信任,也是對女性的輕視。 /e\dsC{uJ
4w,}1uNEf
對佛教有基本認識者都知道,「女禍」的理論根據即是「女穢不淨」,將女性簡化為愛欲與墮落的象徵。一個心懷正念的男人應該避免女人身上的種種誘惑,以免被染污。女性更當「自賤女人身」,認清自己的罪障深重。在保守派眼中,光是身為女性就足以構成修行無效的理由,例如五事礙與四十八態,雖然追究起來都是很瞎的藉口。 F)G#\r
&k nnWm"
春海慾國的設定便是一種女穢思想,因此國中令人起慾念者皆是女子,很類似佛經中的「羅剎女國」。從早期的太陽女到後期的愛禍女戎,都是很典型的保守派女性形象:外貌千嬌百媚、吹氣勝蘭,但內在卻只被情愛欲念所致,所作所為都是勾引男人。雖然咱不一定喜歡放浪女,但這種形象塑造只會令某鵶聯想到保守派那堆物化兼貶低的女性觀,然後開始ˋˊ?。如印老所言,早期僧團由比丘組成,「所以對於男女的性欲,偏重于呵責女色。如說:『女人梵行垢,女則累世間』。其實,如為女眾說法,不就是『男人梵行垢,男則累世間』嗎?」(《佛法概論》)為何總要特別強調女性對修行者的障礙? JQqDUd
2StpcAlU}
就劇情,也許有人以為媚惑女性該對上六根清淨的高僧才有戲劇張力,只是……既然被稱為「高僧」,愛欲染著這塊他們早就畢業了好嗎?!不管是在家五戒的「不邪淫」,出家四波羅夷的「大淫戒」,男女愛欲在佛教修行可是超基本的基本戒啊!三不五時拿女色戒來考驗是懷疑他們修得不夠嗎?還照表排班大家輪,一回是創意三回就叫擺爛,佛陀弟子中有過女劫的也只有阿難啊。 ?W(f%/B#
I~I%z'"RQd
以個人淺薄的印象(因為漢籍文庫與大正藏我都沒看完∼),描述僧侶破色戒是挺後期的事,與禪宗發展到後來百無禁忌有關。但那些文章很顯然就是在諷刺佛門不淨、寺院中只有假冒修行人的偽僧,除了少數是被心思不正的俗人破壞。《喻世明言•月明和尚度柳翠》中,通禪師就是遭柳府尹派妓女惡整,導致戒行被毀。結果禪師轉世報復,最後敗的是府尹門風,得道的是轉世柳翠。哼哼∼ !8$}]uWP
1N&U{#4
大乘經秉持「法無男女」,認為強調女身即是著相。《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即聲明「正士與女人俱」,因見重勝王身旁有女子、而懷疑對方修行的阿難反被再教育。換句話說,真正的修行者心無罣礙,有罣礙的是那些不清淨心的旁人。佛門人物太頻繁的女色考驗或人云亦云的女性關係,未免也太小看觀眾,彷彿眾人皆是對禪師抱女人過河念茲在茲的小僧。書前輩與眾高僧修為不需要靠女禍來證明,我們對高僧形象的理解也不需要靠女難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