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風格切換切換到寬版
  • 6248閱讀
  • 7回復

[劇情心得]世情欲愛幾牽絆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巫鴉子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主樓  發表于: 2011-07-08
— 本帖被 skygodvv 執行置頂操作(2014-02-21) —
這篇可能寫得很散,大概心得涉及範圍太大,多少也會附帶提到巫鵶在其它書籍上看到的例子, Y. 1dk  
不過本源是針對新劇情,暫且還是放這兒,也該謝謝劇組令我思考良多。 c8}jO=/5+  
同樣是個人所感所得,有不合理處請諸位指教。mˇˇm ?<h|Q~JH  
----------------------------------------- ,Jqk0cW2  
"Wz74ble  
從「一頁書終非佛也」開始,天佛原鄉之路就是一連串「世情」與「道心」的考驗。佛家一切皆空、捨世出俗的形象,經常被解讀為斷情捨欲,佛教入中國的最初,亦曾受到類似質疑。佛經中不談情愛,這是可以肯定的,經文中的愛解釋並不同於一般,修行者所必須擁有的是慈悲。一頁書過去最為佛門高僧,而佛者是否究竟無情的象徵,卻是很值得思索的。 p5?8E$VHV  
{ cMf_qQ  
由此看天佛原鄉的考驗,一頁書的回頭之舉讓巫鵶想起〈杜子春〉,雖被歸類在道教作品,卻有相近的旨趣。〈杜子春〉最後結果,亦是主角不捨世情而放棄修仙,然讀者的評價,卻漸漸由惋惜傾向支持。後芥川龍之介改寫的版本中,杜子春是「慶幸自己沒有成仙」,若他為求仙放棄人情,反而招致殺禍。以此看新劇戲裡戲外,似乎頗有以為為求道捨卻人心,是本末倒置的愚行。 ,.-85isco  
aX,ux9#  
原作之意,巫鵶不得而知,不過對於類似考驗,咱所著眼者卻是一個「幻」字。由一頁書到達原鄉前歷經種種,其實也類似杜子春所經驗的幻象。當初杜子春接受考驗前,道者已明明白白告訴他「所見者皆非真實」,換句話說,吾以為這類考驗真正所測試的是對世間能否「看透」。世情多變、以假亂真,唯有能見本質,方能不隨表象起舞。在自我修持方面,三教雖方法各異,但基本立意相近,孟子「求其放心」、莊子「逍遙遊」,皆有心境安定澄澈、便不滯於物之意。因此這類幻象考驗之所以失敗,不由於主角的「多情人心」,而是由於他「以假當真」,將幻象誤為現實。看回正劇,若非玉不代表預言,一頁書的回頭可以說敗得徹底──敗在他識真不明。 =Xu(Js-  
5nh:S0M6V  
(後文待續) Y>a2w zr  
1條評分貢獻值+100
skygodvv 貢獻值 +100 這種考驗的編排手法根本是個死胡同,讓書書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比魔化時期還蠱惑人心 2011-07-08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1樓  發表于: 2011-07-09
回 樓主(巫鴉子) 的帖子
只是這類考驗形同雙面刃,做與不做都是錯。雖說是進是退皆個人決定,但多數人都不以為為道捨情是正舉的想法,也許肇因於對情愛定義各界不同。對世間而言,五倫是情、長相左右是情、不離不棄是情。歷來文史記載,最可歌可泣的,多是愛情著墨;杜子春的兩種敗局,也皆由於對家人的境界愛。為何眾多成仙考驗,都環繞著情愛?或許因為、這正是身而為人最難看清看透的一關。由惋惜到支持,可見被考驗的不只是故事角色,還有隨著雙重幻象起舞的讀者。 3E`poE  
A_xUP9g@?  
劇裡不停的強調「人心」、「人性」、「人情」,卻也把這程度看低了,殊不知中國文化的神佛,都是由人修成的,只是他們的人心,表現為「道情」而非「世情」。或許在官方的想法,神要有如希羅神話般,有衝突、有愛恨,才是有血有肉的「人性」,卻忽略了人在本性之餘,還有能夠超越現世的「可能性」。如果單純將人性限制在嬉笑怒罵,那和動物也無多大區別。外放的情感顯而易見,令人容易理解,但他們或許激昂、或許轟轟烈烈,卻不一定長久、也不一定真誠。瞬間的情緒人人皆有,那並不代表此人「真性情」。 h& Q9  
&XH{,fv$  
佛教稱眾生為「有情」,表示世尊理解人是依情而生。但同時也說「無明為父、貪愛為母」,有情因而輪迴不已。佛教定義愛的根本為「自體愛」與「境界愛」,後者也可說是前者的延伸。換句話說,人因愛戀自我,進而愛戀自我所愛的一切。這是人生存的本能,也可以說是泛指的人情人性,但這種欲愛可能是無明,當人把這份欲愛逐漸放大,放大到再也看不見其它東西,就成了使人迷惘的執念。只要稍微理解情緒的由來原因,就不難理解如此結果。因此佛教以欲愛是種苦,是有原因在的。 m~U2 L  
1 6G/'Hb  
(後文待續)
1條評分樹苗+20
雲山雪影 樹苗 +20 我都不知道如今的編劇到底對佛門知道幾分? 2011-07-09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樓  發表于: 2011-07-11
「聖人有無情」,是魏晉何王哲學的重要論辯之一,也正好代表對道情的兩種認知。何晏以為聖人無情亦無喜怒哀樂,如此則不與世俗人同論。但王弼卻評論:「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矣。」王弼的理論,近似佛家所言之心如鏡。其實依佛教,斷欲不能究竟解脫,當時印度流行的極端苦行,就是世尊所反對的。因為人生吃睡都是種「欲」,要斷絕所有欲求,莫也意味與行尸走肉相差無幾。大乘佛教興起後,對愛欲的處事不再是「斷情」而是「化情」,「放下」不表示拋棄一切,而是該怎麼作就怎麼作,這也是佛教所謂「一切皆空」。道情不同世情者,是在心境上的超越,不再迷惑於對愛欲自以為是的執著。修行者之心如水映月、鏡照花,物來則見、物去則逝。奧修故事中有則短篇:有人向世尊吐口水,但佛陀並未動怒,只心平氣和的問來人「您是否還有話要說」。他並不先入為主的認定吐口水是對我的輕視、是對我的污辱,他看見的是這個人因憤怒而吐口水,而他想點醒他化解憤怒。鏡譬喻強調,回應是針對事物的本質,不要摻入過多自我詮釋。一旦將「我」置入,容易在不經意間落入我執中。 Kk t9M\  
)Og,VXEB  
這樣的隨順因緣表現在世間應對上,很容易被看作是不近人情。六祖慧能宣佈自己即將入滅時,眾弟子嚎啕大哭,只有神會默然不動。六祖讚許「神會小僧,却得善等,毀譽不動,除者不得,數年山中,更修何道?汝今悲泣,更有阿誰?憂吾不知去處在,若不知去處,終不別汝。汝等悲泣,即不知吾處,若知去處,即不悲泣。」(CBETA, T48, no. 2007, p. 343, c21-24)。但換作一般場合,這樣的反應可能就解讀為冷情冷血了。「終非佛也」,似乎定義著成佛無情,但事實上,我不以為會有人比諸佛菩薩更善感。佛若無情,世尊在開悟後大可依照當時印度風俗隱居、作他的世外高人,不需要四處遊化宣教,甚至因此招來很多困擾與傷害。與眾生樂、拔眾生苦,寫成文字不過寥寥數筆,真正身體力行後,才能領會那需要多大的堅持、多少對世間的悲憫。諸佛菩薩實則已脫離三界輪迴,無論是「千處祈求千處現」的觀音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薩,他們之所以仍在此岸,皆因乘願再來。無情嗎?那份對有情世界的愛護之心,我想非常人所能及。只佛教並不用情愛這類詞彙,若依佛教正確說法,諸佛菩薩對於有情眾生,不是多情亦非大愛,而是普及一切的「慈悲」。 Ne 9R u'B6  
XkJzt  
對於僧侶情感的表現,個人頗感於《印順導師傳》中描述印老的一段話:「有人把他(印老)歸為增上智菩薩,是理性、智慧的,因為智慧而沒有分別心,情感不常形諸於色。其實他的慈悲、他的真性情,是從智慧的理解後,自然流露出來的,因而更真實了,不是應付的人情。也許他一向理性冷靜的形象,讓人覺得他不重人情味,實際上,他不曾沒有人情味過。」正劇不斷以魔書的「人心」立論,卻是將人情看作能輕易給予之物。在巫鵶有限的認知中,許多應付式的人情,反而容易被人接受。或因人只願意看見自己所願意看見之事物,對本質並不追究,一如先前所說,人類往往敗於情感的幻象之下。無明貪愛之下的情,才會是一種債,是理不清、算不盡的人情債。 >xa k  
ecgGl,{  
第一次寫心得分這麼多回合還欠缺統整,因為心性本身就是難以定義的辭彙,以中國思想史來說,幾乎是一位思想家就是一種解釋:告子「食色性也」是生物性,荀子「性惡」是自然性與認知新,孟子「性善」是以良心肯定為善可能性,道家「無心」是無恆常心,魏晉「品性」是才性,禪宗「清淨自性」是空性,理學「復性書」是與情相對的理性。劇中反覆提到人心人性,在表現上卻界限模糊,殊不知他們所強調的、究竟是何種定義下之「心性」?這份以「人心」為重的「回歸」,是否真理解何謂心性本源? S/l?wwD  
BoMf#l.3B  
DU.nXwl]  
亦以此篇作為對hiko大人〈入郭当时君是我,归山今日我非君。〉之感想回覆。
2條評分貢獻值+100樹苗+100
skygodvv 樹苗 +100 - 2011-07-16
hiko 貢獻值 +100 百折不撓過險關,世故人情情難還; 經綸滿腹空遺恨,一頁天書渡迷航。 2011-07-11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3樓  發表于: 2011-07-17
剛把《壇經》看完,不知道擱置了多久,汗 u\-f\Z7  
也注意到了六組慧能宣佈自己入滅的那一段,當時馬上就想到前輩這劇情了 f/:XIG  
成天的多情不捨,不知道寫的啥玩意兒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4樓 發表于: 2011-07-18
回 3樓(雲山雪影) 的帖子
雪影大人看完《壇經》了?辛苦了。^^ J=gerdIk  
禪宗的公案不好讀說,一是禪機問題, L##lXUl  
二是它的用語是那時候的白話文,要花點時間習慣。 +##b}?S%  
,\|W,N}~  
情愛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寄託的重心,也算得上是生存機制的一種。 JWa9[Dj  
佛陀入滅時弟子也相當不捨,卻被世尊開示「止止勿憂,莫悲泣也」, q,JMmhWaT  
有些經文記載,佛既然已出離三界,也已躍過生死大關, 2B# ]z  
但佛陀堅持他必須入滅,以他的入滅來示現「物無恆常」。 *\Y \$w  
佛家的生死觀也是很龐大的話題,我現在還在看書呢。XDD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5樓 發表于: 2011-07-18
回 4樓(巫鴉子) 的帖子
唔,我那是囫圇吞棗,雲裡霧裡,沒看明白的 `5[d9z/6  
改天再反復看 `5:Wv b>|  
不懂來請教你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6樓 發表于: 2011-07-18
回 5樓(雲山雪影) 的帖子
我記得聖嚴法師《法鼓全集》有不少關於禪宗的, 9pKN^FX,76  
不知道有沒有講到《壇經》?(思考中)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7樓 發表于: 2011-07-18
回 6樓(巫鴉子) 的帖子
哈哈 0b9;v lGq$  
我還是比較喜歡看來看去自己想、 N/QTf1$  
等想不明白了就請教你 s l|n]#)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