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身歷九死亦未悔,一曲輕蝶夢百年。桃源仙鄉尋何處?最是灼灼在人間。
黃鶴杳然天際去,青鳥翩翩不再回。漫走紅塵身何在,我命由我不由天。
讀完三教之爭的感想,不過只有首二句是說儒道。佛教初入中國,只是作為鬼神崇拜,尚不成氣候,為了使中國人民接受外來信仰,早期的佛教經常比附於儒道。直到西晉經藏大量翻譯成書之後,佛教逐漸成為獨立的宗教,也展開東晉與南北朝時期的三教之爭。
末二句,佛教的輪迴觀,經常被解讀為一種宿命論,將此生經歷全歸因上輩子的報應,連帶使人以為佛教對現實消極。但佛陀當初提出因果,並不是要人「認命」,反而是要人對自己負責。其實輪迴並不是佛教獨有的觀念,而是源於印度思想。世尊之所以沿用輪迴觀,我想更主要的是強調「因果」,自己所作的一切,終會回到自己身上。人要時時刻刻清楚自己的所思所行,認真謹慎於生活。因此佛教所說的輪迴不是單純的「宿命」,因為這「命」是自己造的。
桃園仙鄉二句,簡單說就是人間佛教。心淨土淨,若本心清淨,何處不是淨土?
-----------------------------------------
繼續募磚頭。這算不上詩詞,只是押韻字句。
發現自己要是一天沒發正經帖,就好似今天功課沒完成。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