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雪影:來自:鳳凰網 昭慧法師《佛教与女性——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
根據經典所述,面對“女人可否經修持而證得第四沙門果?既然可以,又有何理由不得出家?”這樣的問題,佛陀回答其拒絕理由是:“若使女人得于此正法律中至信舍家 ..
(2012-03-14 20:17)
昭慧法師曾發起「撕毀八敬法」,是佛教界中很為女性發聲的人物。她的文章裡部分引用自印老,看著真有熟悉感。^^
八敬法的正當性曾經有人質疑過,他們以為世尊向來是因事制戒,不應該會在女性尚未出家就將規矩定下。不過我想那應該是世尊早已預見的問題,畢竟印度的種姓和性別觀很嚴格,而任何思想觀念要改變,絕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
印度視女性為情慾象徵,婆羅門法典中描述丈夫該如何對待妻子,說白了就像是聖人怎麼對惡魔。而當時僧團中多出身皇室貴族,受此影響很深,表現在經典就是一面倒。除了大迦葉指責女性出家的十大過,世尊入滅前,阿難問曰:「佛滅度後,諸女人輩未受誨者,當如之何?」,都繞著女性問題打轉,雖然世尊回答「莫與相見」、「莫與共語」、「當自撿心」,有糾正比丘言行的用意,在心真正清靜、無歧見無邪念之前,不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言。
儘管佛經中貶斥女性的敘述不少,我知道也有不少女眾因此自認「罪障深重」,但歷來依然有以女性為主教傳法對象的例子。例如印老初抵臺,就提到應多教導女眾,因為他看到許多比丘尼雖然沒有高深學識,卻虔誠守戒、默默堅持信仰。我自己研究的譯師竺法護,譯作《玉耶經》中,先是提到妻子應該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盡本分),接著便能聽受佛法、進而修道證果。以當時的大環境,我想這樣的順序是合情合理的,但之後的翻譯,多數將後部分刪除,變成佛陀僅以三從四德指導婦女的敘述,片面限制了女性成佛的可能性。
寫論文的時候看了不少釋昭慧的文章,有些人覺得她的論述太尖銳、太具挑戰性,或許是她清楚看到八敬法造成的不良影響,增加女眾的自卑、也強化某些男眾的驕矜。時空變遷的現代,對於戒律的解讀,應以眾生平等為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