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風格切換切換到寬版
  • 2369閱讀
  • 3回復

[布袋戲與佛教]一休禪師vs.枯葉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skygodvv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主樓  發表于: 2016-03-09
在早年霹靂時代,
除了塑造出百世經綸一頁書這位經典佛門大宗師之外,
當時整體而言佛學素質(或者說佛教台詞)都比較好,
許多饒富興味的禪機話語值得回味,這是日後劇情所難以見及的高度。
在此摘錄一休禪師在《異數》中開導枯葉的話,
與同好共享之。
[ 此帖被skygodvv在2016-03-10 09:27重新編輯 ]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1樓  發表于: 2016-03-09

異數第三十三集


枯葉來到靈山金佛塔的雷霆軒。

枯葉:雷霆軒,顧名思義就知道是一個雷聲響亮的地方,在這種吵雜的地方,如何能靜心禪悟呢?

一休禪師:「禪」以其本質而言,乃是一種澈見自己自性的一種藝術,故而可以為人指出一條脫離束縛、走向自由的大道。如何能脫離束縛,便是自身要進入真空的悟境,經過佛經裡面時常描寫的名稱,禪定階段,達到見景不留景、聽聲不留聲的境界。雖然雷霆軒終年雷聲不絕,但我卻能夠聽到我想要聽的蟲鳴鳥語。

枯葉:大師,枯葉誠心誠意來此,領悟禪的真諦,望大師開導開導。

一休禪師:悟的境界是一種無法在課堂上傳授的東西。

枯葉:無法傳授,我如何去領悟呢?

一休禪師:「悟」是吾加上心,意思是用「心」思得,不是用「耳」聽得。禪的修學目的,在於求得開悟。

枯葉:天下間哪有無師自通的道理,如何能禪悟一定有其竅門,我希望你能將這個竅門告訴我。

一休禪師:竅門,你注意聽。「綿綿陰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枯葉:這句話是禪悟的竅門?

一休禪師:這是一個問題,我要你回答。

枯葉:「綿綿陰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二個人走在雨中,有一個人卻沒淋到雨,那是因為其中一名穿了蓑衣。

一休禪師:非也。

枯葉:哦,那一定是局部陣雨,一邊下著雨、一邊沒雨,所以才一個淋到雨,一個沒淋到雨。

一休禪師:錯了。

枯葉:又錯了。啊,我知道,一定是有一個走在屋簷下,所以才沒有淋到雨。

一休禪師:不對。

枯葉:不對,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休禪師:你就是過份執著於「不淋一人」這點上,所以才履答皆錯。其實所謂的「不淋一人」,不就是兩人都在淋雨嗎?枯葉,如果你繼續執著於「天下間哪有無師自通的道理」這句話,那請你離開雷霆軒、離開金佛塔,以免浪費青春。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2樓  發表于: 2016-03-09

第三十四集


枯葉:大師,數天前,有一個人對弟子講一段盲人與燈籠的故事,這段故事含著極深的禪意,弟子如今還不明白,盲人是否需要燈籠。

一休禪師:有人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在我們的心裡,所以不必刻意去點燃照明路的燈籠,要緊的是點燃我們的心燈。

枯葉:大師的意思是盲人不需要燈籠?

一休禪師:心盲的人點再多的燈籠也是徒然。枯葉,你來到雷霆軒有幾天了?

枯葉:今天是第四天。

一休禪師:有何感覺呢?

枯葉:沒什麼感覺,沒什麼收穫。

一休禪師:從前有一個窮人,去拜訪一個家財萬貫又身居高位的朋友。朋友見他窮困潦倒非常同情他,所以衷心招待他。窮人在朋友熱忱的招待下放懷吃喝,酒足飯飽之餘,竟醉倒在地呼呼大睡。這個時候這位朋友突然接到官方的命令,要到遠方任職,朋友想向他告別但卻搖不醒他,好意要資助他的金銀也無處可託。於是他想出了一計,將一顆高價的寶珠縫在他的衣服裡,然後這位朋友即匆匆赴遠地出任了。窮人好不容易清醒過來,卻未發覺自己身懷寶物,以為自己還是個身無分文的人,又不見朋友蹤跡只好繼續流浪。直到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兩人又重逢了,朋友見他仍然潦倒如昔,遂問起那顆高價明珠,這個時候窮人才知道自己擁有一顆珍貴的明珠而不知。這個故事是禪的寓言,寓意著佛性就在自己身上,猶似明珠在掌。如果自己不去發覺它,明珠也只是一件無用的廢物而已。修行就是為了發覺明珠的存在,而且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機緣出現使我們猛然醒悟,而領受到明珠的存在與珍貴。枯葉,人生宛如大夢一場,也像是在道路中摸索,如果迷失了自己,那所做的是迷夢、所走的是迷途,只知道追逐短暫的幸福、名利,而無法發覺自己掌中的明珠。這就是所謂的「醒來衣中有明珠,猶是迷途路中人」。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3樓  發表于: 2016-03-09

第三十六集


枯葉:大師,與你相處多日,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我覺得我禪悟的功夫,進步了不少,同時也深深瞭解到心、佛與眾生是三重皆空,現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凡無聖、無施無受(字幕作「愛」)。

一休禪師:嗯。(隨手丟出一顆石頭擊中枯葉之腹部)

枯葉:啊,大師,為何用石頭丟我呢?

一休禪師:既然一切皆空,試問怒從何來?

枯葉:這、這……

一休禪師:佛法禪學,不屬知也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所以頓門禪宗從上相承以來,未曾(字幕作「不曾」)教人求知求覺。宗門的所謂修證,只是自性上直觀、直覺、直悟、直證的現量境界,是無功用智,而不是有為的功行,不需要演繹、歸納或分析、綜合等反省思慮的比量,連聖言量都毋庸透過。所以說有心進入禪門者,切勿成為知解宗徒,更切勿成為知解宗徒而不自知也

枯葉:唉,聽大師一番話使我羞愧萬分,我真是夜郎自大,輕視禪學之深奧。

一休禪師:在禪門中想達到見性成佛,不可或缺的三個條件,一者不立文字,二者教外勿傳,三者直指人心,以上缺一則不可。假如無視於它們的存在,就無法理解禪宗的根本教義。枯葉,你先往到太極石上面獨自靜坐三天,然後再來向我說明你聽到什麼、你看到什麼、你想到什麼。

枯葉:是。(起身走離)
長空不礙白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