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風格切換切換到寬版
  • 2815閱讀
  • 2回復

[修行心得]【小品推薦】《佛祖情緣》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巫鴉子
 

只看樓主 正序閱讀 使用道具 主樓  發表于: 2013-10-05
《佛祖情緣》
原書名:《まんまんちゃん、あん。》
作者:KIDUKI AKIRA+SATOU NANKI
出版:原動力亞細亞


閱讀本作的動機很單純,好奇日本寺院的運作模式,所以要說感想嘛也是對於佛教或寺院的感想。不過關於詳細的教義、制度或專有名詞,在下沒有再刻意作考證,本篇所說皆以漫畫對白為主。

故事從女主角三栗半誤會式的嫁入寺院開始。日本的僧侶可以娶妻生子,住持之妻稱為「寺庭」,我想是大部分人知道的事。日本寺院是法人所有,住持多採家族世襲制,甚至有「和尚的業界雜誌」,從僧眾與檀家的種種互動,給人的感覺較類似商業經營。檀家投資維持信仰,將寺院委託住持管理,大概就是這種概念。然而這樣的模式也成了故事中的衝突點,出生在住持家中的孩子必須成為僧侶,反之若無一定的關係,就少了很多機會。理想或現實、感情或理智、維持或改變,正是故事中不斷要人省思的部分。

儘管在理性科學掛帥的今天,宗教和神祕學常有被譏為「迷信」之嫌,但在我看來「科學崇拜」也是種信仰模式就是了。在人心的層面上,宗教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比起科技等象徵前進的動力,宗教反過來提供一個靜止思考的空間。相對於瞬息萬變的城市,寺院止水般的風景,就像書中所說,「彷彿能夠藉此體驗佛法永恆般,令人感到安心」。其實這也是某鵶很喜歡到寺院散步的關係,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太多機會好好沉澱自己。

不過人類隱約知道,沒有什麼是不變的。之所以懼怕改變,是懼怕可能隨之而來的傷痛。當你選擇某些新事物時,相對的必會放棄某些舊事物。因此人們渴望「永恆」、渴望「永遠不變」。不得是憂,得之亦憂,失去的傷害可能比得不到還沉重。本作名為「情緣」,但男主角信玄卻在第一章就過世了。三栗對於佛祖的厭惡、檀家提出的繼承方式,都是想填補失去的缺口。由此看眾角色間的應對,狠一點說皆是「剜肉補瘡」。其實巫鵶覺得後來延伸出的問題,一部分是因為大家不忍去正視事實,期望「維持信玄還在世」時的模樣,只希望留住自己最想留住的部份。

信玄解釋「行雲流水」時說:「人生不會永遠風平浪靜,即使遇上波瀾,我希望自己也能夠處變不驚,用同樣的心境去接受。」佛教的中心思想即是「緣起說」,由此回頭看佛教本身,其歷史也是變動的。佛教發源於印度,後輾轉傳入中國、日韓、東南亞,因此有了不同的戒律和制度。很顯然,這些改變是隨順各地的風土民情和本源思想。有人因此感到,這樣的佛教已經不同於原始佛教,激烈一點的言詞叫「非正信佛教」。這點在中國思想演變中也是可見的,不管儒家道家,為了順應大眾,都對他們的經典作過不同詮釋。這些不同的解釋中一定產生落差,甚至可以說,有些已經不是原作者的本意。於是矛盾產生了,是要隨順眾生作出改變,好延續這份信仰?或者固守本意,即使會被社會淘汰、被歷史湮滅?

漫畫中的寺院也是遇上類似的問題。由於信玄曾說過「希望維持佛教」,因此故事中多數與寺院有關的人,都有意思想保護「信玄的寺院」。但怎麼做才是真正的保護,諸位立場不同、看法相異。我喜歡慈恩提出的「改造計畫」,不窮究教義無妨、不理解儀式也沒關係,讓寺院成為「沒事也能來拜訪」的結緣處,而不僅是殯葬專用場所。簡單的說,他所作的「改變」是希望維持「佛教的宗教意義不變」。一如他理解信玄的「維持原貌」,不是停滯不前、固守不變,而是讓佛教持續進步,且不會失去原有的光彩。用顯微鏡來看,改變是顯著的;但用廣角鏡來看,改變又是微不足道的。蘇軾〈前赤壁賦〉言:「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很巧妙地結合了變與不變、虛妄與真常。也可以說,兩者都是人消除時間焦慮的方式,看哪一種比較對症下藥而已。人其實是種很奇妙的動物,總會不自覺的期望沒有的部份。說實話,耐得住一成不變的平凡生活者,又有幾人?一旦遇上了大變化,又希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或許可以猜測,人類期望改變,又害怕自己承受不住改變帶來的衝擊,尤其是這衝擊會造成自己的失去。

水鏡先生認為「真正的宗教是主張仁愛和平」,基本上本人持相似看法,更進一步說,信仰的原始定義都是如此,希望淡化或消彌生存恐懼。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所謂制度或規律、甚至教義解讀,都成了表面上的問題。只要消解恐懼的功能還在,它就會是一個信仰。或許這才是宗教、或者文化存在的核心意義。由此對照諸子百家,皆有這層用意在其中。這份定義上的社會責任是沉重的,「剃度出家,輕而易舉;掌管寺院,卻是難上加難」,因度己是個人問題,渡眾卻是因緣聚合的結果。這也許是小乘大乘的態度差異。

結果對本作的關注都集中在宗教方面,反倒是「情緣」二字感受淡薄。原本羨慕信玄和三栗的婚姻模式,卻是本作中最大的遺憾,還真讓人苦笑。不過我卻很喜歡信玄在日記中,自述他對三栗的「感情」,不同一般以親吻那類來證明的喜歡,他只希望這個努力迎合眾人期待的小妻子,「能過著妳想過的人生,自由自在,沒有懊悔」。一如他當年雖受環境限制,卻真心選擇出家一路,否則即使居住寺院、身披法衣,依然稱不上合格的僧侶。此外,《佛祖情緣》中很多佛教用語的解釋都頗有深意,有些或許和我的理解不同,看著反而有種新感。本作裡的出家眾或許不是「高僧」,但眾角色對於人生及佛教教義的思考,依然有許多共鳴與深思之處。
[ 此帖被巫鴉子在2013-10-05 12:46重新編輯 ]
2條評分貢獻值+100樹苗+100
skygodvv 貢獻值 +100 - 2013-10-06
skygodvv 樹苗 +100 - 2013-10-06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樓  發表于: 2013-10-06
回 skygodvv 的帖子
skygodvv:謝謝鵶鵶的推薦,有妳這麼用心的介紹,我也想去找來讀了>/////<
說老實話,我對日本佛教相當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想去理解的心思,
因為我總覺得他們的佛法和我理解中的佛法差異甚大,光是僧侶可以娶妻生子我就無法接受
(研究所上日文課時,是由一個留日的 .. (2013-10-06 01:49) 

日本佛教和中國佛教的理解差異的確很大,
最初想瞭解的原因,是我發覺若讀外國人的思想著作,
很多時候「佛學」是直接與「日本禪」連在一起的(特別是鈴木大拙)。
由此可知他們的影響力確實不小,但我一直沒能把它看成同樣的佛教……
一種說法是,日本佛學著作多是出自學者而不是僧侶,
這點我沒有明確統計過,不過《修剪菩提樹》中,看名字似乎如此。

其實這部作品的原書名和「情緣」沒關係,應該是出版社根據內容加上的。
這也是我挺猶豫的原因啊……
因為書裡的僧侶更像一種「職業」,所以完全不避男女情愛的敘述,
以社會背景是正常,不過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和尚很六根不淨吧。^^b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1樓  發表于: 2013-10-06
謝謝鵶鵶的推薦,有妳這麼用心的介紹,我也想去找來讀了>/////<
說老實話,我對日本佛教相當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想去理解的心思,
因為我總覺得他們的佛法和我理解中的佛法差異甚大,光是僧侶可以娶妻生子我就無法接受
(研究所上日文課時,是由一個留日的法師來講課的,法師都拿佛教的內容當教材|||||||||)
不過就如印老所說,
日本的佛教能在亞洲佔有他們的地位,必有其存在的因緣,
這也不是我矇著眼睛就能無視的。

鵶鵶的介紹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我特別喜歡這段:
信玄解釋「行雲流水」時說:「人生不會永遠風平浪靜,即使遇上波瀾,我希望自己也能夠處變不驚,用同樣的心境去接受。」佛教的中心思想即是「緣起說」,由此回頭看佛教本身,其歷史也是變動的。佛教發源於印度,後輾轉傳入中國、日韓、東南亞,因此有了不同的戒律和制度。很顯然,這些改變是隨順各地的風土民情和本源思想。有人因此感到,這樣的佛教已經不同於原始佛教,激烈一點的言詞叫「非正信佛教」。這點在中國思想演變中也是可見的,不管儒家道家,為了順應大眾,都對他們的經典作過不同詮釋。這些不同的解釋中一定產生落差,甚至可以說,有些已經不是原作者的本意。於是矛盾產生了,是要隨順眾生作出改變,好延續這份信仰?或者固守本意,即使會被社會淘汰、被歷史湮滅?

這也是我一直在關心的問題,剛好趁這機會好好了解一下。

最後關於情緣二字,若依我的想法,佛法講情又講緣,情緣二字做廣義解也未嘗不可,我更喜歡這樣的理解。只是我對日本佛教不熟,若作者指的情緣只是單純的通俗義,替他做過多的闡釋反而多餘了。XD
長空不礙白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