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風格切換切換到寬版
  • 5976閱讀
  • 7回復

[修行心得][閱讀心得]我的佛學讀書記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巫鴉子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主樓  發表于: 2011-05-16
關鍵詞︰ 佛教書籍
所謂「讀書記」很單純就是閱讀心得筆記,我還沒有能夠評論大德們著作優缺的實力,只能說說讀完的收穫和感想。加上個人閱讀數量有限,希望彼此交流。

相較於日本佛學多數出自學者之手,臺灣的佛學著作由出家眾寫作的比例頗高。學者與宗教人士著述重點與風格,其實有明顯差異。簡單說起來,比丘或比丘尼著書的宗教信仰意味較濃厚,「信」方能夠「解」。例如學者可能去追根究底神會杜撰《六祖檀經》的可能性,但宗教界會認為那都是教界法語,立意為上。另外、各宗派在詮教與修行有差別,難免意見不同,若不是選擇先由一門深入,四方意見可作為參考。

通常讀書是指實體書,以市面書籍為主,不包括大正藏等原典佛經(這可以另開一篇專文了)。
若有電子版會附上連結,臺灣的佛書E化真是做得太好了。


【休閒故事篇】
我自己定義的休閒是指散文或心靈小品,看了放鬆心情不會增加壓力。
以佛教出版界而言,走生活路線的應該是慈濟與中華印經協會。

慈濟是證嚴法師領導的系統,流通中心是「靜思書軒(http://www.jingsi.com.tw/)」。最為人知的就是《靜思語》系列,其它有期刊或上人法語,多數屬於生活型的佛書,看著沒什麼壓力。另外影音作品如《鑑真大和上傳》附帶推薦。

中華印經協會領導為海濤法師,流通處為「波羅蜜書坊(http://www.haitao.org.tw/parami/parami.htm)」,網路另有E書網(http://www.sutra.org.tw/ebook/sitemap.htm)。出版品有部份針對學生或兒童所設計,改寫了不少佛經故事,例如佛本生經或認識菩薩等。除了文字書籍,漫畫作品也不少,因為有典故出處,對於佛教初入門者也適用。

認為文字太多看了頭疼,蔡志忠的漫畫改編作品可以選擇。《六祖壇經》、《心經》或《法句經》等,不一一列舉了。書裡有些會附上佛經原文,從圖畫轉向文字也是不錯的理解方式。

除此之外,坊間另有許多如《佛經的故事》等白話改寫,或是居士們的宗教體驗。這類書籍其實市面上非常多,走到書店宗教區大概有七八成。不過有趣的是這反而是我看最少的,有好書請大家分享哦。
[ 此帖被巫鴉子在2011-06-01 20:14重新編輯 ]
1條評分樹苗+15
skygodvv 樹苗 +15 - 2011-05-17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1樓  發表于: 2011-05-18
回 樓主(巫鴉子) 的帖子
【初級班】

最容易看懂的佛教基礎介紹,大概是一般思想史或文化史中隋唐佛學的部份,但礙於篇幅過於精簡的結果,總是不如專門的佛教史或概論來得好。一般教內入門書通常是「概論」或者「問答」,前者主要建立整體的佛學觀,後者大概是見招拆招,內容比較生活化。

概論部份,除了文史哲叢書的獨立章節,釋淨空《認識佛教》主要著墨於學佛心態,對於佛教歷史或沿革沒有詳述,可以當學佛故事看,較類似法師個人對佛教的解釋。于凌波所作《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電子版:http://book.bfnn.org/article/0114.htm),對於想由學術了解佛法,可以說是不錯的基礎教材。大致介紹了佛教的世界觀、教法大意和傳入中國後的歷史,雖然精簡卻不至於誤差過大,要我說挺適合傳教使用。而郭朝順、林朝成合著的《佛學概論》是我大專時期的課本,前兩章對於佛教大意與歷史發展的分析,有表格等輔助可一目了然。之後針對各時期、宗派的思想比對較為深入,或者可以直接跳到最後看佛法之於現世的運用。

問答式著作,有釋淨空《學佛問答》(專輯網站:http://www.amtb.org.tw/)、釋聖嚴《正信的佛教》或《學佛群疑》等。條列式容易查閱,提問的範圍廣、又通常是一般人容易困惑的地方,尤其是與民間信仰合流的部份,有些問題其實還蠻可愛的。聖嚴法師的全集有專門列有「學佛者的入門書籍」(http://www.shengyen.org/index.aspx),解說方式淺顯明白,不妨參考。

釋印順的著作通常較適合進階班,但有些概論或短文性質的書,有一些基礎就能讀。我自己是由《佛法概論》、《學佛三要》、《成佛之道》(它很厚)看起,其它如《佛法是救世之光》、《青年的佛教》等,可參考釋昭慧《妙雲集導讀》與釋宏印《怎樣讀妙雲集》的介紹導讀。另外推薦印老的自傳《平凡的一生》,內容真的很平凡。(http://www.yinshun.org.tw/books/

釋真華的《參學瑣談》是咱這兩天才看完的書,是真華長老自述的參學經過,例如受戒、掛單等僧侶生活,好壞處都說,大環境因素有,佛教內部的缺失亦有。閱讀後除了對僧侶生活有個譜(絕對不是從此岀世無事),也大約得知民初以來東亞各地佛教內部掀起改革聲浪的原因。

--------------------------------

發覺寫這的好處,就是藉此讓我重新復習很多著作。
而且重讀的感覺又不同過去的筆記,這就是溫故而知新嗎?XDD
1條評分貢獻值+20
skygodvv 貢獻值 +20 謝謝巫鴉的分享=v= 2011-05-19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2樓  發表于: 2011-05-20
回 1樓(巫鴉子) 的帖子
大衛.查波編:《佛陀的美麗新世界(Buddhist Peacework)》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90&ClassType=1&CommId=1491#4)

正如編者所說,「本書不講理論,只向世人報告和平工作的進展」,這本書所邀請的作者們,沒有高深的理論鑽研,只是平實而誠懇地敘述他們如何將佛法實踐於世間。這些宗教人士來自世界各地,從印度到泰國、臺灣、蒙古、斯里蘭卡、韓國、日本、高棉、越南、西藏以及歐美地區,幾乎囊括了南北傳佛教國家。臺灣的代表是證嚴與聖嚴法師。因為各國情況不同,佛教團體發展出不一樣的詮教和修行方式,但他們的共同點是希望藉由佛教,讓世界更美麗。

一本書讀下來,除了感佩宗教人身在第一現場的努力,也深深感受到臺灣真的擁有很好的宗教環境,一些國家現在正奮鬥的情況,我們可以說已經走過來了。對女性而言,若用誇張些的說法,臺灣保有碩果僅存的比丘尼制度,也有尼眾佛學院等組織,已經成為臺灣佛教界很重要的力量。比起某些國家仍受制於八敬道的女性,處境確實好很多。臺灣現在擁有的宗教環境,是許多前輩大德努力付出的成果,好好經營現有的美好並繼續改變其中缺失,是宗教人的義務,也是對佛法最大的回饋。

其實這是咱昨天被強迫推銷的書,我家指導教授超愛塞書給學生然後突擊考察閱讀心得,所以通勤路上就連忙看完了。一直以來,常聽到有學佛者抱怨外人誤解佛教,殊不知正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才使得外道對佛法產生不信任。與眾生樂稱為「慈」,拔眾生苦稱為「悲」,佛法於人間的基本要義,就是落實慈悲。
1條評分樹苗+10
skygodvv 樹苗 +10 大推最後一句話=u= 2011-05-20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3樓  發表于: 2011-05-20
回 2樓(巫鴉子) 的帖子
哈,我還沒這麼細緻,也沒這麼專業
但是近期也有一些想法想寫
等忙過了,再塗鴉幾筆,到時請多指教哈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4樓 發表于: 2011-05-20
回 3樓(雲山雪影) 的帖子
專業沒有啦,只是讀書心得而已啊。
不過學校修思想和佛學的人不多(我可以說是稀有動物嗎?),所以我很少整理這些筆記。
期待大人的分享。^^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雲山雪影

只看該作者 5樓 發表于: 2011-05-20
回 4樓(巫鴉子) 的帖子
別別別,我那不是分享,我是有想寫就隨手寫兩筆
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啥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6樓 發表于: 2011-07-16
《まんまんちゃん、あん。》
原書名:《まんまんちゃん、あん。》(中譯:《佛祖情緣》)
作者: KIDUKI AKIRA+SATOU NANKI
出版:原動力亞細亞

雖然這部作品會被歸在少女愛情漫畫,但咱試閱本作的動機很正直,真的是想了解現在日本寺院的運作模式,所以感想也是對於佛教或寺院的感想。

巫鵶一直對宗教和神祕學興致濃厚,儘管在理性科學掛帥的今天有被譏為「迷信」之嫌,但在我看來「科學崇拜」也是種信仰模式。坦白說,在人心的層面上,宗教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比起科技等象徵前進的動力,宗教反過來提供一個靜止思考的空間。相對於瞬息萬變的城市,寺院止水般的風景,就像書中所說,「彷彿能夠藉此體驗佛法永恆般,令人感到安心」。其實這也是我很喜歡到寺院散步的關係,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太多機會好好沉澱自己。

不過人類隱約知道,沒有什麼是不變的。之所以懼怕改變,是懼怕可能隨之而來的傷痛。當你選擇某些新事物時,相對的必會放棄某些舊事物。因此人們渴望「永恆」、渴望「永遠不變」。不得是憂,得之亦憂,失去的傷害可能比得不到還沉重。三栗對於佛祖的厭惡、檀家提出的繼承方式,都是想填補失去的缺口。由此回頭看眾角色間的情感,狠一點說皆是「剜肉補瘡」。其實鳥覺得後來延伸出的問題,一部分是因為大家不忍去正視事實,期望「維持信玄還在世」時的模樣,只希望留住自己最想留住的部份。

信玄解釋「行雲流水」時說:「人生不會永遠風平浪靜,即使遇上波瀾,我希望自己也能夠處變不驚,用同樣的心境去接受。」佛教的中心思想即是「緣起說」,由此回頭看佛教本身,其歷史也是變動的。佛教發源於印度,後輾轉傳入中國、日韓、東南亞,因此有了不同的戒律和制度。很顯然,這些改變是隨順各地的風土民情和本源思想。有人因此感到,這樣的佛教已經不同於原始佛教,激烈一點的言詞叫「非正信佛教」。這點在中國思想演變中也是可見的,不管儒家道家,為了順應大眾,都對他們的經典作過不同詮釋。這些不同的解釋中一定產生落差,甚至可以說,有些已經不是原作者的本意。於是矛盾產生了,是要隨順眾生作出改變,好延續這份信仰?或者固守本意,即使會被社會淘汰、被歷史湮滅?

感覺漫畫中的寺院也是遇上同樣的問題。我喜歡慈恩提出的「改造計畫」,不研究教義無妨、不理解儀式也沒關係,讓寺院成為「沒事也能來拜訪」而不是殯葬專用場所。簡單的說,他所作的「改變」是希望維持「佛教的宗教意義不變」。用顯微鏡來看,改變是顯著的;但用廣角鏡來看,改變又是微不足道的。蘇軾〈前赤壁賦〉言:「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很巧妙地結合了變與不變、虛妄與真常。也可以說,兩者都是人消除時間焦慮的方式,看哪一種比較對症下藥而已。人其實是種很奇妙的動物,總會不自覺的期望沒有的部份。說實話,耐得住一成不變的平凡生活者,又有幾人?一旦遇上了大變化,又希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或許可以猜測,人類期望改變,又害怕自己承受不住改變帶來的衝擊,尤其是這衝擊會造成自己的失去。

水鏡先生認為「真正的宗教是主張仁愛和平」,基本上我持相似看法,更進一步說,信仰的原始定義都是如此,希望淡化或消彌生存恐懼。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所謂制度或規律、甚至教義解讀,都成了表面上的問題。只要消解恐懼的功能還在,它就會是一個信仰。或許這才是宗教、或者文化存在的核心意義。由此對照諸子百家,皆有這層用意在其中。

結果對本作的關注都集中在宗教方面,反倒是「情緣」二字感受淡薄。原本羨慕信玄和三栗的婚姻模式,卻是本作中最大的遺憾,讓我不禁苦笑,不過、這也是我不想改變的部份。《佛祖情緣》中很多佛教用語的解釋都頗有深意,不過最讓鳥感觸良多的,卻是「不思善惡」──
「就算剛開始不盡如人意,二十年、三十年後,只要往生那一刻是幸福的,不就夠了嗎?」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7樓 發表于: 2011-07-16
《慧眼初開(Beginning To See)》
《慧眼初開(Beginning To See)》
作者:Sujata(蘇吉達)
繪者:Julio Lynch(藍吉利)
譯者:鄭振煌
出版:慧炬


這是一本講禪定靜坐、很可愛的小書,或許能當作「字有點多的繪本」來看待。加上中英對照,也能是本英文小語的教科書。雖然說句子簡單,卻很受用。與其看心得,不如直接看書來得有趣。感覺上,許多寫「禪」的書都非常生活化,或者經常打破一般人習以為常的觀念。如鄉幸也《另類的生活禪》,主題就是「成佛的反向思考」。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所謂改變,不過就是改變觀念而已。一個想法的轉換,就會海闊天空。

本書主旨是希望教導人們,如何透過禪觀靜坐,清醒、快樂的生活。它點出人生活中的缺陷,並提供改善的方法。方法其實很簡明扼要──「把『覺醒』投向被忽視的、昏闇的內心」。中國哲學不講救贖,更偏向「作與不作」的人類修行之路。儒家如此,道家如此,禪亦是如此,不追求什麼大道理,只是實踐。中國人口中的「道」,也許不很偉大,它無所不在,只是有人見、有人不見。偉人照樣每天吃飯睡覺,過著同一般人的平凡生活。人世間有聖者、仁者,卻不會有「完人」。應該說,「完美」作為形容詞,本身就是一個缺陷。他只能是高不可攀的嚮往,而不是人可達到的目標。即使所謂「聖人」,其實也是相當單純的人,「當他走路時,他走路;當他說話時,他說話;當他聽時,他不想;當他走路時,他不作白日夢:當他觸時,他不看。」成功者只專注於當下,因為當下是人所擁有的一切,畢竟在「醒來之後、睡覺之前」,所發生的一切都不是人為能控制的。若生活風平浪靜,人們也不需要修行。路上的風風雨雨、坑坑洞洞,不妨都當作一種功課、一種試驗,藉著面對它們而得到成長。

萬物有始必有終,因此「執著是最大的自我虐待」。當我們執著於自己的喜怒哀樂,光是分辨好惡就讓人滿身疲憊。有智慧的人,不樂觀也不悲觀,因為他們能看清事物的本質,進而了了分明自己的感受。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也經過一番改變。思想家所追求的,落實在人間就是「如何好好活著」。通常亂世方起百家爭鳴,越是混亂的世界,越是需要求生的理由。

無疑的,作者享受修行與追尋的過程,簡單而自在。似乎路上的崎嶇,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人類能掌握的事物並不多,既然如此,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就行了。如果每個人都能將自己照顧好,或許就能天下太平。感覺不痛是因為不執著、感覺痛是因為和世間保持相應。觀念分別本身沒什麼意義。「道」始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這次兩部都是較輕鬆的書籍,雖然我的感想很正經。
由其它視點來看佛法教義詮釋,也挺有意思的。^^
1條評分樹苗+20
雲山雪影 樹苗 +20 鵶,我想。。。。。。。。。。借書!!! 2011-07-16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