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godvv:我喜歡豐子愷的註腳
對於弘一法師這樣的僧人來說,水到渠成的況味最適合他了,哈∼
和尚的風花雪月向來是一般大眾津津樂道的注目焦點(望向頭像)
.......
(2013-08-16 01:12)
我預備晚點將豐子愷的原話打上來,不愧是弘一大師最欣賞的弟子,確實很理解老師。
陳星在《弘一大師新傳》裡列出了世人對大師出家原因的揣測,
除了「家庭影響說」,其它如「破產說」、「幻滅說」、「遁世說」、「失戀說」都讓我覺得……
為什你們都認定出家眾一定是生活破滅才躲進寺院?似乎選擇剃度就意味放棄人生、逃避現實。
就我自己讀僧傳與訪談,失意離俗者固然有,但為修道求法而出家的比例其實很高啊。
想想,這或許就是隊長說的「人性」問題吧,
若以荀子「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的標準,
出了家就必須戒美食、斷情欲、放棄享樂,正常人誰自找罪受?
言之有理,不過這樣一來,就是將人性單純的定義在生物本能了。
我想讀過經典的人都知道,除了八敬法,佛陀制定戒律都是在發生狀況後,
所以這些戒律都是針對修行可能會出的問題制定的。
受戒是過程,告訴修行者是非對錯,若有一日能「從心所欲不逾矩」,那些戒條就不再是限制了。
啊啊因為那是我私心挺喜歡的一句話……
默默說,自從少年時代讀了一本《臨終的智慧》,
我就挺留意那些賢者或修行人,如何總結自己一生。
手邊傳記記述弘一大師最後的墨寶——「悲欣交集」。
[ 此帖被巫鴉子在2013-08-16 16:41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