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風格切換切換到寬版
  • 5520閱讀
  • 18回復

[修行心得]【雜感】悟釋記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skygodvv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主樓  發表于: 2013-02-19
開個新帖,作為日常領略佛理的片段散記
內容會很雜,沒有頭緒也沒有條理,
純粹不想讓乍現的靈光消逝,
不慎誤人子弟者請見諒,
歡迎大德批評指正,
也歡迎站上道友同來分享抒懷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1樓  發表于: 2013-02-19
念佛

雖說解脫悟道,三萬六千法門,人人各得其門自入,
但總有一些法門是我這俗子鑽破頭也難以理解的,
例如最盛行的淨土法門就是一例。
之前怎麼想,都覺得只要念佛號便可離苦得樂,究竟解脫,相當不可思議,
直到讀了白居易的〈念佛偈〉,漸漸明白此法門的大功德了。
即便像他這樣的大文人、對佛經已有諸多涉獵心得,
到了晚年對於學佛之途仍有未逮無力的感慨,
更遑論其他千千萬萬身纏無明之累、尋道途不得的眾生,
而淨土法門等於是為這廣大眾生開啟光明之道鑰,
念誦佛號,便能淨心見佛,這是何等慈悲寬宏啊。



〈念佛偈〉白居易

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
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2條評分樹苗+100大正藏+5
巫鴉子 大正藏 +5 - 2013-04-04
巫鴉子 樹苗 +100 - 2013-04-04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2樓  發表于: 2013-02-22
獻上最近很喜歡的一首詩,謝謝師兄分享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from skyfall / oo7


譯文:
如今我們沒有了舊時驚天動地的能力,
但我們依然有著同樣的英雄之心,它雖或會隨時間和命運的流逝而消逝,
但豪情不減,我們將不懈努力、求索、永不屈服。

--
書書,我好想你~~~~~~~~~~~~~~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3樓  發表于: 2013-04-04
念佛作為最普遍、最廣為接受的法門之一,我想或許是它以簡單的方式呈現出深刻的道理。「一心念佛」乍聽容易,實則需要專心、誠意、信心諸多因素的結合,想佛陀教導周利盤佗伽也只一句「拂塵除垢」而已。
「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2條評分貢獻值+50樹苗+30
skygodvv 貢獻值 +50 - 2013-04-21
skygodvv 樹苗 +30 - 2013-04-21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4樓 發表于: 2013-08-12
上兩個禮拜我無意間轉到電視張紀中版新西遊記
剛好在播白鼠精要和唐玄奘成親,在無底洞表白(這地名取得真好XD)
只是因為玄奘前世金蟬子一念之善在雷音寺給她添了油,為了還油恩情,她就可以思慕好幾百年
但即使是這樣的痴情,玄奘也只淡淡說了句冤孽XD
凡事有因就有果,是怨要還,是情也要還。
女施主,若情從一缽油生,那女施主還我一缽油便是了XD
貧僧是出家人,若要還情,貧僧接不得。
女施主若欲還情,那也容易,放貧僧西去便是最大的恩情。
白鼠精不願與玄奘永遠離別,玄奘說,走是空,不走也是空。我放下了,那缽油空了,情也空了。
白鼠精哭著說她不要忘了玄奘,玄奘只說了句阿彌陀佛。

這短短的一段話,我看了眼眶泛淚。玄奘都能這樣堅定求道之心,那已開悟的書書為什麼會被惡搞成那麼不堪的境地啊!!!!!!!!!!這段我看了心真的好痛。
2條評分貢獻值+100樹苗+100
巫鴉子 貢獻值 +100 曾遣素娥非別意,是空是色本無殊。:) 2013-08-12
巫鴉子 樹苗 +100 曾遣素娥非別意,是空是色本無殊。:) 2013-08-12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5樓 發表于: 2013-08-13
回 skygodvv 的帖子
skygodvv:上兩個禮拜我無意間轉到電視張紀中版新西遊記
剛好在播白鼠精要和唐玄奘成親,在無底洞表白(這地名取得真好XD)
只是因為玄奘前世金蟬子一念之善在雷音寺給她添了油,為了還油恩情,她就可以思慕好幾百年
但即使是這樣的痴情,玄奘也只淡淡說了句冤孽XD
凡事有因就有果,是怨要還 .. (2013-08-12 09:36) 

補充說明

這段要是在以前,我可能看了會沒多大感觸
因為玄奘所說的這些(或者說是西遊記演的)都是一個真心向佛的出家人應具備的基本覺悟及涵養
但經過這兩三年的經歷,上述這小段劇情真的令我感慨至深啊
顯而易見的妖易拒易渡,那隱蟄晦暗的邪妖呢?

然後謝謝巫鴉子的評語詩,說得極好。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6樓 發表于: 2013-08-13
回 skygodvv 的帖子
skygodvv:補充說明
這段要是在以前,我可能看了會沒多大感觸
因為玄奘所說的這些(或者說是西遊記演的)都是一個真心向佛的出家人應具備的基本覺悟及涵養
....... (2013-08-13 01:09) 

相同文字,情境不同、感觸就不同。
無怪乎有人說,不怕看得見的,就怕看不見的。

那句詩出自蘇曼殊的〈答鄧繩侯〉。:)
說到蘇曼殊,大概會是某些人非常喜歡的題材。因為他以出家人形象,卻在生活或詩文中處處顯現對女性的關注,著名詩句如「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一般多將恨作悔恨、憤恨解,為什麼我出家後才認識妳?
我私心解釋為遺憾、感慨,不是錯過情愛的遺憾,而是對因果無常的感慨。
若我在出家前認識妳,或許尚能以世情回應;
但如今我已離俗受戒,所以只能將這份情意還予妳。

…………我突然詩意了呢。
1條評分樹苗+30
skygodvv 樹苗 +30 - 2013-08-14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7樓 發表于: 2013-08-14
回 巫鴉子 的帖子
巫鴉子:相同文字,情境不同、感觸就不同。
無怪乎有人說,不怕看得見的,就怕看不見的。
那句詩出自蘇曼殊的〈答鄧繩侯〉。:)
....... (2013-08-13 13:07) 

說到蘇曼殊,我年少輕狂的時候曾經滿喜歡他的
因為集聚了一堆浪漫的元素,也背過他的詩
年紀增長以後,我才體悟這些浪漫的元素真要命(XD)
特別是情僧之稱,讓我相當不自在
雖然不完全是他的問題,但就像妳說的,是某些人非常喜歡、藉題發揮的題材..ORZ......
所以就,嗯嗯

一樣是才子,李叔同弘一大師更能感召我
呢喃呢喃,不知歸去歸故山∼∼∼∼∼∼∼

出家人還是清寂些好
長空不礙白雲飛。

離線巫鴉子

只看該作者 8樓 發表于: 2013-08-14
回 skygodvv 的帖子
skygodvv:說到蘇曼殊,我年少輕狂的時候曾經滿喜歡他的
因為集聚了一堆浪漫的元素,也背過他的詩
年紀增長以後,我才體悟這些浪漫的元素真要命(XD)
特別是情僧之稱,讓我相當不自在
....... (2013-08-14 01:18)

我覺得從曼殊和尚的形象,頗能看出一般人關注。

他曾著譯《梵文典》,立志白馬投荒,作過西域地名今釋及旅程圖;
他曾遊歷泰國、缅甸、印度、越南等地,考察佛教現況並參學;
他曾和章太炎合作發表〈儆告十方佛弟子啟〉,指出當時佛教衰微之因在內不在外,
僧侶「不事奢摩靜慮,而惟終日安居;不聞說法講經,而務為人禮懺」,故為世俗輕賤,
他反對寺院以家傳家,主張恢復僧眾推選。佛弟子應弘揚正法,宜斷禮懺、付法、趨炎。

但在通俗印象中,這些不一定被提起;人們更注意的,是他的多情、貪食、近女色。
一開始只讀詩的我,不認為曼殊是合格的僧侶。(其實他的度牒也是私用別人的

我認識蘇曼殊是因為他的詩,真正注意他卻是因為這些佛教理論。
同時我感到,原來世間對人的評論,經常只停留在他們覺得好玩、可以誇大渲染的部份。(苦笑


弘一大師是我尊敬的出家眾典範,我想聽聽隊長對弘一大師的感想啊∼
[ 此帖被巫鴉子在2013-08-15 00:09重新編輯 ]
2條評分貢獻值+100樹苗+50
skygodvv 貢獻值 +100 - 2013-08-15
skygodvv 樹苗 +50 - 2013-08-15
Menschen nicht durch Grenzen getrennt, sondern nur durch eine andere Art des Sehens.
把我們和大部分人區隔開來的不是一道界線,而是另一種觀點。
(Hermann Hesse《Demian》)
離線skygodvv

只看該作者 9樓 發表于: 2013-08-15
回 巫鴉子 的帖子
巫鴉子:我覺得從曼殊和尚的形象,頗能看出一般人關注。
他曾著譯《梵文典》,立志白馬投荒,作過西域地名今釋及旅程圖;
他曾遊歷泰國、缅甸、印度、越南等地,考察佛教現況並參學;
....... (2013-08-14 10:09) 

謝謝鵶鵶對曼殊和尚在佛教貢獻上的補充
果然是佛印東坡啊
能與益友交換心得的感覺真好∼

對於曼殊,或許是我的偏見吧,
我對他的認知始終停留在與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等人同樣的定位上。
↑上述所謂的定位指的是向佛心態,無關乎身分性格能力。
他很早就出家,本身的佛理造詣以及對整個中國佛教的心意都很虔誠,
就像一位學者傾心投入畢生志業,認真領悟佛學做出貢獻。
然而就他個人"出家覺悟"而言,我覺得仍是差了臨門一腳。
或者也可以說因為他早逝,如果他活得久一點大概就會不同了吧XD
不過我絕對相信佛法是他安身立命的精神寄託。

至於弘一大師,他的背景與貢獻我想鵶鵶一定比我更清楚,
我就不多妄言了。
對於他,光是他滿腹才華洋溢,在決心出家後,除了書法,
毅然捨棄他曾經所有嘔心瀝血、鍾愛的藝術創作生涯,
這股赤誠決意就足夠令人感佩了,他是真正努力將佛法融於骨血行世的出家人。
長空不礙白雲飛。